纪晓岚故居
纪晓岚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241号,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北京翔达晋雅信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日常经营与维护。整座建筑原为五进五排建制,现为两进四合院格局,占地570平方米。门前有紫藤一株,院内有海棠2株,纪念馆内悬启功书“阅微草堂旧址”匾额。
清朝时期为岳飞二十一代孙、雍正时权臣、兵部尚书陕甘总督岳钟琪的住宅。清代大学士纪晓岚在这里住了两个阶段,前后共计62年。20世纪20年代北洋政府议员刘少白曾居住该处,时称“刘公馆”。1930年刘公馆成为在中共中央与河北省委的秘密联络站。1931年梅兰芳、余叔岩、李石曾、张伯驹等在该处成立北京国剧学会,后又成为“富连成”京剧科班社址。1949年后曾为民主建国会、宣武党校所在地。1958年改为晋阳饭庄。2003年故居重建后对外开放。
2019年底,故居调整业态,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和历史文化底蕴,结合大学士纪晓岚、四库全书、阅微草堂等IP,决定在宣南地区打造一处有特色、有意思、有内容的阅读空间,并根据故居和阅读空间的特点,开始对整个院落进行升级改造,达到“一景一物可静心”的阅读环境。宗旨是用以图书和阅读为切入点,打造文化输出阵地,
目前,阅读空间的营业时间为早9点-晚22:00,17:00之前,通过微信公众号可以免费预约进入空间,晚17:00后,可免预约直接进入。空间内图书类型主要分为:传统京味文化、红色文化、古都文化。
纪府书房阅读空间总书量约7000余册,故居自身收藏图书3223册,西城区图书馆提供图书2000册,占总量的28%。与合作出版社合作,出版社提供2000册。在整个藏书中,围绕藏书主题,又分历史类图书高达60%,名人传记为10%、小说类为10%、生活类10%、旅游类10%。满足了不同读者看书要求。纪府书房坚持以文献的质量为核心,也为了特色阅读空间长远的发展。近几年,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不断攀升,也将会更新和引进更有特色、更受读者喜爱的读物。下一步,阅读空间还计划引进电子读书设备,电子阅读物,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未来纪晓岚故居会持续完善服务业态,改善环境,加大宣传,让更多读书爱好者和市民发现在喧嚣的城市当中还有一处幽静的纪府,让更多的市民了解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走进纪府读书。
其它业务领域